鄉村振興戰略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現代宜居農房建設已經成為引領鄉村建設、改善鄉村面貌的一股重要力量。各地積極探索農房建設的新模式,大膽運用裝配式建造技術,不斷完善農房功能設施,并巧妙融入文化創意元素……一系列舉措不僅大幅度提高了農房的居住舒適度和觀賞性,更為鄉村經濟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為鄉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辟了嶄新路徑。
綠色理念促振興
為深入貫徹落實《山東省現代宜居農房設計導則》,濟寧市住房城鄉建設系統積極探索宜居農房建設綠色低碳轉型路徑。魚臺縣王廟鎮立足本地實際,推進現代宜居農房項目建設,對接返鄉創業人才與在外大學生,聯合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和濟南大學,共同投入研發適合鄉村的現代宜居農房。
據專家介紹,傳統自建農房普遍存在一些弊端,如房屋的洗手間、廚房與主房分離,給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建筑材料以磚混為主,紅磚燒制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土地資源,污染了生態環境,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能源;房屋整體保溫效果不佳,在制冷和供暖方面造成了能源浪費。此外,傳統自建農房在樣式上缺乏美感,難以滿足美麗鄉村的現代審美。
為解決上述問題,王廟鎮現代宜居農房項目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顯著提升了農房的宜居性與美觀度,有效節約了建設成本和時間。根據測算,其建設周期縮短約60%,建筑垃圾減少約80%,使用成本降低約45%。項目創新采用“三大系統”:即結構系統采用“輕鋼龍骨+ALC(蒸壓輕質混凝土)墻板體系”,抗震等級達到8級;節能系統集成“光伏屋面+地源熱泵”技術,實現建筑能耗降低約65%;智能系統搭載智慧安防和能源管理平臺,提升居住便利性。目前,王廟鎮已有30余戶村民住上了這種集干凈、衛生、舒適、安全、節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房,顯著改善了農村居住環境和生活條件,增加了年輕人留鄉發展的意愿,讓農民群眾“足不出村”就能享受現代舒適的美好生活。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為民理念,抓標準制定,推廣《濟寧市裝配式農房建筑應用技術指引》,明確抗震設防、節能保溫等技術指標;抓要素保障,積極組織‘宜居農房,設計下鄉’活動,為現代農房建設提供技術支撐;抓人才培育,啟動鄉村建設工匠培訓計劃。通過一系列舉措,助推試點模式落地更多宜居農房建設項目,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宜居鄉村貢獻力量。”濟寧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
科學改造提品質
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在加強農房質量安全監管的基礎上,繼續圍繞農房建設做“增量”——按照“功能現代、風貌鄉土、成本經濟、結構安全、綠色環保”的現代宜居農房建設標準和要求,堅持政府主導、政策引導,大力實施“現代宜居農房12項要素保障行動”,實行廚、廳、臥、圈、廁、水、電、路、信、網、業、污等綜合改造提升,按照一體化建設模式,如期完成現代宜居農房建設400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助力添彩。
在過風樓鎮,現代宜居農房建設已經取得明顯成效。以“集中連片、群眾有改造意愿”和“農戶自籌資金為主,政府補助為輔”為原則,該鎮通過改造農房的方式,一批批新農房拔地而起,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改造農房過程中,過風樓鎮充分結合地域特色,保留鄉土風貌,同時引入現代化元素,確保建筑風貌既符合綠色環保、節能抗震的有關要求,又具備廚房和室內衛生間等現代化功能,不僅改善了農民的居住品質和居住環境,更彰顯了鄉村的獨特魅力。
“通過自籌資金,再加上政府的補助,我和周圍鄰居的房屋按照統一的規劃方案,對房屋墻面進行了粉刷,對廁所、院落等部位進行了改造。改造之后,房屋亮堂了,屋面美觀了,房前屋后整齊了,我們住著也更舒服了。”過風樓鎮白玉溝村村民熊光財高興地說,當地政府在建設過程中,還大力倡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及農戶間相互投工投勞,積極開展鄉村建設工匠培訓,幫助農戶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造成本。據介紹,該鎮目前已經完成40余戶現代宜居農房建設工程,令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宜居好房引客來
走進貴州省貴陽市清鎮市新店鎮三合村,映入眼簾的是錯落有致的農房、裝扮別致的小院、清爽整潔的道路、抬頭可見的文明標語。家家戶戶窗明幾凈,村民們笑臉盈盈,一幅生機勃勃、幸福和諧的美麗宜居鄉村畫卷徐徐鋪展。
“現在家里家外環境好了,房子住起來比原來舒服多了,滑翔傘的‘發燒友’和熱門旅游平臺的游客還有親戚朋友來,都能有個喝茶歇腳的地方。”村民劉安貴對自家新改造的房屋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去年,當地啟動了以三合村、中壩村作為改造示范點的現代宜居農房改造項目,并將這項工作與“鄉村旅游促進各民族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項目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修繕圍墻、活用空地、增設花池和洗手池、加設安全護欄設施、美化外立面等一系列措施,讓村容民居更美麗、更宜居。
如今,改造后的三合村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春天。村黨支部書記邵林在現代宜居農房改造中,帶頭把老舊的閑置房屋修整一番,租給外來企業使用,用于滑翔傘基地和四季農場的員工辦公。此外,他還建起了兩層樓的民宿,配備了8間客房,用于旺季滑翔傘和露營游玩的出租。“天氣好的時候經常爆滿,整個旺季收入可觀。”邵林說。
中壩村在宜居農房改造工作中,將部分農戶的閑置房屋改造為民宿,集中命名為“鄉里鄉親民宿”。伴隨著工人忙碌的身影,這個村莊即將迎來第一個茶葉加工廠。屆時,中壩村的茶葉產業將逐步壯大,改造后的“鄉里鄉親民宿”有望迎來更多客源,農戶增收路更寬。
新店鎮目前已經完成206戶宜居農房改造工作。該鎮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提升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助推鄉村旅游業繁榮發展,讓百姓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富、環境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