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社區位于河北省邢臺市襄都區,下轄盛庭小區、金山嘉園、保安小區、紫御瀾灣等8個小區。
為滿足居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社區廣泛征集服務需求和意見建議,不斷盤活集體資產,整合服務資源、多方籌措資金,協同相關單位共駐共建,培樹“泉心匯·全服務”社區服務品牌,完善人性化服務功能、拓展便捷化生活場景,構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服務設施便捷化
“我們通過騰挪置換、優化布局,增加社區服務設施供給,達到空間、資源共享。”相關負責人表示,社區深入挖掘利用公共資源,新建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綜合政務服務、民事調解處置等功能為一體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與區圖書館共同搭建“社區書吧”,讓居民享受異地借書、還書等便捷服務;將閑置商業樓層改建為公共活動中心,因地制宜增設各類服務設施,定期開展心理咨詢等活動。
社區還積極完善“一老一小”服務設施。建設養老服務中心,引入社會資本,通過專業機構運營,為老年居民提供就餐、就醫、日間照料、文化娛樂等多元化服務,利用機構盈利反哺社區公益服務,達成服務設施共營可持續。圍繞家校社共育,建設集0~3歲托育、幼兒學前教育為一體的幼兒園,成立“小小”觀察團,開展兒童議事、心理輔導、親子運動、國學課堂等活動。
同時,盤活集體資產和開發單位閑置樓宇資源,在15分鐘生活圈范圍內,新建綜合化便民超市,增設金融網點、快遞驛站、便利店、小修小補點、藥店等服務業態,實現暖心服務零距離。
生活環境宜居化
通過征集居民意見建議,社區對所轄盛庭小區進行雨水污水分流管網改造,對保安小區進行樓頂防水改造,對縣社小區進行泥土地硬化,解決建筑樓體老化、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環境臟亂差等問題。
由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牽頭,整合教育、衛健、民政、城管等部門,改造社區低效空間,建設慢行步道、街角綠地等,滿足居民文化休閑生活需求。
完善配套公共設施建設,增設800個充電樁、450個停車位,加裝便民座椅35組、健身器材20組,讓社區環境加速煥新、提升居民幸福感。
基層治理長效化
社區創新“一制兩網三融合”新機制,發揮“黨建聯席會”機制作用,與轄區18家單位簽訂共建協議;織密“網格+網絡”管理體系,構建“片區—小區—樓棟”三級網格架構,開通線上“百姓議事廳”,調動居民代表、在職黨員、退休干部、退役軍人、包片民警等進網入格,收集意見建議,實現民呼我應、民難我解,解決社區出行、便民設施等“關鍵小事”150余項,實現黨建、治理、服務三方融合。
通過“組織化安排內育+社會化動員外引”的方式,培育“七色花”志愿服務品牌,孵化帶動近200名志愿者參與。創新“志愿服務銀行”儲值兌換活動,居民志愿者憑積分到共建單位兌換洗車、理發等服務,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熱情。
此外,社區整合物業管理服務信息平臺、百姓議事抖音直播間、老年日間照料服務管理系統、“法政公社”綜合服務小程序等便捷方式,集中打造“智慧社區可視化服務平臺”,實現“物管+城管+智管”一體化管理模式,通過數字平臺報警、反饋等方式,一鍵鏈接居民和社區,常態化保障社區全齡域居民生活服務,以智慧民生守護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