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近30年的小區變了,引入‘大物業’進行統一管理后,路面有人掃了、垃圾有人清了,還增設了監控設備和路燈,居住更安全了。我們心里別提多舒坦了。”日前,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文昌鎮文昌閣社區居民牛女士感慨道。
沙坡頭區老舊小區多、獨樓散院多,由于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老化、環境相對較差,且多數規模較小,單獨管理和日常維護成本較高,加之小區居民花錢買服務意識差,物業服務收費難、標準低,因而很少有物業服務企業愿意入駐老舊小區。
針對這一情況,沙坡頭區創新推行“物業整體打包”機制,并輔以多重幫扶措施,有效破解了物業服務企業入駐難問題。在具體實踐中,沙坡頭區以社區為單位,將無物業服務的老舊小區一并整合給幾家物業服務企業實施管理服務,通過集零為整,讓企業在多個小區之間進行運營大統籌、利益大平衡。
為了防止物業服務企業“挑肥揀瘦”,沙坡頭區將樓棟分散、戶數少、租戶多、流動人口量大的33個小區的65棟樓分為10個片區,均衡考慮基礎條件較好與較差的小區進行“肥瘦搭配”,促進物業服務均衡發展。
居民交費難是老舊小區物業服務的痛點。究其原因,主要是購買服務意識不強造成思想抵觸、收入水平差異造成的眾口難調和物業服務企業頻繁更換造成信任缺失所致。為此,沙坡頭區建立了物業企業信用信息檔案及“季度通報、年度評級”機制,全面考量企業合同履約、守信經營、服務質量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對信用評分較低的物業服務企業進行公開通報批評,并加強日常監督巡查,實行信用動態化監管。
沙坡頭區還實行多層級“齊抓共管、共建共治”管理模式,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居民多方協調聯動,通過走訪座談,利用網絡媒體互動、開展宣傳講座、約談物業服務企業、責令限期整改等多種手段,創新化解維度、視角和方法,及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提高對物業服務糾紛的調處效率。
如今,沙坡頭區的23個老舊小區在7家物業服務企業的專業化服務中“大變樣”。“以前院里沒人管,環境臟亂差,現在有了物業服務企業,小區干凈,道路也暢通了,大家甭提多高興了。”工商局家屬樓小區居民楊女士對此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