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記者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召開的高質量發展暨全面從嚴治黨推進會上獲悉,今年市區計劃實施城建項目339個,完成海綿城市建設示范項目50個,力爭10月底前完成104個老舊小區改造。
市區計劃實施城建項目339個
據悉,今年我市將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穩步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承受適應能力強、恢復速度快的韌性城市。市區今年計劃實施城建項目339個,總投資計劃1090億元,當年計劃投資302億元。
市住建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開工一批“促發展、保民生、守底線”的重點項目,加快江平東路東延建設步伐,建成萬福路東延、潤揚路南延等項目,啟動華揚路跨京杭運河大橋建設。
完成海綿城市
建設示范項目50個
今年我市將加快推進《揚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立法進程,確保2025年底前正式出臺。圍繞古城、老城、新城的特點特征,采取“片區包干”模式,加快打造廣陵古城片區、江都南部片區、邗江西區新城等典型示范片區,完成海綿城市建設示范項目50個,發揮海綿城市綜合效益。
同時加力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結合監管系統V1.0版本試運行情況,推進市政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加快整合既有的智慧市政運維平臺、城市橋梁巡檢管理系統、城市照明智慧管理平臺、隧道綜合指揮調度平臺等業務系統,形成市縣一體化監管系統V2.0版本。計劃5月底前完成城市內澇、隧道積水、照明漏電等相關設備安裝,實現對全市重點橋梁、隧道、照明等設施安全運行監測全覆蓋。
力爭10月底前完成104個老舊小區改造
今年我市將繼續發力,擦亮生態宜居“金招牌”,力爭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加快推進“四好”建設,持續優化城市功能品質,彰顯宜居魅力。
致力建設“好房子”,滿足“多樣化”需求。引導優質地塊開發高品質住宅,通過釋放高度空間、優化計容規則等措施,提高產品多樣化設計水平,打造集中供熱、綠色低碳、智能化新型住宅。
致力建設“好小區”,保障“舒適化”居住。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加強資金多元籌集和質量安全監管,10月底前,要完成104個老舊小區改造和50部加裝電梯任務,積極推進加裝電梯流程事項代辦服務。全年要完成1733部電梯更新、21個城中村改造任務。要按照年底前基本滿足居民停放充電需求的目標,加快推進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
致力建設“好物業”,供給“多元化”服務。深入實施前期物業退出制、物業服務任期制和公共收益第三方審計制等三項制度,進一步完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情況月度公告制度。
致力建設“好城區”,彰顯“特色化”品質。統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城市更新工作,扎實開展城市體檢,按照輕重緩急“對癥下藥”,研究提出整治清單。探索“居民集體研究決策、自主更新”的城市更新模式,邗江、廣陵、景區今年內要各啟動1個危舊房屋自主更新試點項目。有序推進6個省試點項目建設,高水平實施南河下、仁豐里兩個“專精特新”項目和小秦淮河保護更新二期、廣陵路改善更新二期兩個省城鄉建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加快推進“運河十里”項目建設,致力打造城市更新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示范區。
建筑業總產值
力爭實現6000億元
建筑業是揚州的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今年我市將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聚焦創新驅動、市場開拓、發展方式轉變,鼓勵優勢企業走專業化、規模化、集團化發展路子,全年建筑業總產值要達到6000億元、增長5%,稅收占比保持在10%以上,全年要爭創省、市級智能建造試點項目10個以上,推動“揚州建筑”向“揚州建造”轉變。
守牢生態環境紅線,狠抓建筑施工揚塵防治,全面推廣和應用先進揚塵污染防治技術和設備,逐步推進建筑工地主要出入口安裝車輛沖洗抓拍系統,確保工地出入車輛“不帶泥上路”。同時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完成16個達標區建設,確保達標區面積覆蓋60%以上建成區。江都城區污水處理廠遷建工程要建成投運,六圩污水處理廠擴建要完成主體工程,34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任務要按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