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緊緊圍繞全國數字住建和“數字浙江”建設總體部署,以“四好”建設為主線,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不斷加快數字住建建設。
強化頂層設計 夯實數據基礎
推動數字住建體系化
加強統籌謀劃。對照全國數字住建總體規劃布局,結合實際,搭建了“14N1”浙江數字住建的四梁八柱,即:1個“住建大腦”,工程、住房、城建、城管4大重點領域,N個應用場景和1個住建政務審批系統。
做強基礎底座。重點打造以“住建大腦”為核心的基礎應用,搭建了以1個數據倉、5個智能要素庫和4大基礎底座為一體的綜合基礎平臺,加強全省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各行業數據歸集和組件算法共建共享,為各系統建設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撐。目前,已歸集住房城鄉建設領域信息目錄664條,數據4.28億條,算法123個,組件模型268個,提供數據共享服務9.6億次,向基層回流數據8700余萬條。
發揮集成效能。依托“住建大腦”技術底座,統建“房屋建筑碼”的統一技術支撐體系,實現設計階段“落圖即賦碼”和“房屋建筑碼”的全過程管理。截至目前,全省新建房屋項目單體“落圖”及動態更新已實現全覆蓋,并已在工程建設—房產交易等環節貫穿應用,累計完成8563個新建項目、4.2萬個建筑單體落圖,生成2.1萬個房屋碼。
強化數字監管 增強預測能力
推動城市管理規范化
突出系統推進。開發建設“浙里城市生命線”系統,涵蓋燃氣、供水、生活污水、內澇等場景,做到全省市政設施風險監測、預警處置縱向貫通、橫向協同。
突出燃氣安全監管。開發上線全省統一的燃氣隱患排查工具,建立氣瓶賦碼機制,開展充裝、運輸、使用等8個環節動態核驗,構建預警分析模型,實現氣瓶全流程監管,有效遏制黑氣瓶、過期瓶充裝入市。目前,累計核驗超10億次,覆蓋氣瓶約2500萬個。
突出城市精細管理。迭代升級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集成“戶外廣告一件事”“攤有序”“建筑垃圾監管”等若干個應用場景,實現上下聯動、數據共享,一網通管、一網通服。同時,建立電子轉移聯單制度,實現建筑垃圾產生、運輸、中轉、處置“一單管全程”。已覆蓋全省1.9萬余個在建工地,累計生成電子聯單1172萬余單,處置建筑垃圾約3.2億噸。
強化綜合集成 突出流程再造
推動政務服務增值化
持續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升級企業資質資格智能化審批系統,完善智能審批判定規則,實現過去由人工審向機器審的轉變。已基本實現智能化審批,累計為企業、群眾節約成本7.8億元。
加快推進工程建設增值化改革。全省統建“浙里建”系統,為各參建主體提供質量檢測、造價管控等在線管理服務,在基坑工程、建筑機械等管理場景推廣運用物聯感知設備,降低企業管理成本。應用電子圖紙、電子簽章等創新線上歸檔服務模式,提供工程資料在線歸集服務,極大縮短竣工圖編制和資料歸檔時間。
推進水電氣網聯合報裝“一件事”國家試點。開發建設聯合報裝系統,加強部門聯審,統一申報材料,避免企業報裝多頭跑,實現申報階段辦理時限縮減65%,審批階段由原來的1~2個月縮減到7天以內。
強化智慧服務 提升辦事效率
推動住房管理便民化
持續優化房地產監管分析平臺。在預售許可、資金監管、經紀機構管理、市場風險預警等功能的基礎上,提供交易合同網簽備案及線上電子簽約、存證服務,做到房屋交易全程網辦和“不見面簽約”,累計線上簽約備案合同14.8萬個。
推動住房公積金服務提速增效。推進住房公積金長三角“一網通辦”,去年12月底已實現提取、還款等業務在長三角區域異地辦理,滿足群眾跨區域購房、租房需求。優化企業住房公積金業務辦理流程,聯合多部門推出企業開辦、變更、注銷等“一件事”聯辦服務,實現“一次在線申請,當天即可辦結”。
搭建農房管理服務平臺。打造“農房浙建事”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應用,集成多部門審批服務事項,免費為農戶提供農房設計圖集服務,實現農村建房審批網上全流程辦理,審批時限可縮短60%以上,向農戶提供圖集服務5萬余次。
浙江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數字住建建設,打造更具實戰實效的應用系統,為全面推動數字住建建設貢獻更多浙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