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蘇州市以“兩智一全”(智能建造+智慧品質+全生命周期)住宅建設作為“好房子”的實踐路徑,探索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住房產品,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居住需求。
建立機制 統籌各方資源力量
蘇州市高度重視“好房子”建設工作,市委主要領導親自點題、親自部署,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專題研究,結合實際全力推動落實。
專班化協調推進。市政府成立工作專班,分管領導擔任召集人,各相關部門和板塊參加,將“兩智一全”住宅建設作為專項工作,定期調度、統籌推進。
政策支持激勵。結合企業訴求,研究《關于改善提升住宅品質的若干指標優化政策》《關于推動“兩智一全”住宅規劃建設的支持政策》《蘇州市改善型住宅項目規劃管理相關技術要點》等,綜合運用規劃管理、行政審批、金融支持等措施,加強正向激勵,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主動建設。
出臺政策 滿足多樣化居住需求
蘇州市制定出臺《蘇州市“兩智一全”住宅試點項目建設導則(試行)》,采取“基礎功能+特色選配”模式,既強調便利性、舒適度、安全性等基礎功能的普惠性、全覆蓋,又鼓勵進行菜單式選擇疊加,建設“適老、友好、健康、智慧”等不同特色產品。
以智能建造提升工程質量。全面推廣應用整平、噴涂等建筑機器人,落地應用輕型造樓機和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塔吊,推動智能施工電梯替代傳統升降機,積極推動智慧工地管理,進一步提品質、降成本。
以智慧手段打造特色場景。針對適老小區,提升室內外無障礙建設標準,加強跌倒監測,完善緊急呼叫系統;按比例配建醫養一體的老年公寓。針對智慧小區,加強便于機器人通行的無障礙、梯控設計;建立全屋智能中樞,實現不同品牌產品的互聯互通;建設無人機起降點及配套設施,引入低空經濟產品。
以品質生活統籌內外資源。利用架空層、地下室等配建更多設施,推動醫、教、娛、體等服務進小區。在小區外引入定制公交,設置公共自行車點位,加強與公共交通的接駁,有條件小區實現地下室直通地鐵、地下通道直通商業廣場。
搭建平臺 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
蘇州市組建住宅產業研究院,由政府部門與相關企業合作共建,開展全鏈條的產品和產業發展研究,構建培育住宅產業生態圈。
推動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搭建數字管理平臺,參建各方協同應用,建立集成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的住宅BIM,實現從好設計到好建造到好運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匹配優質全生命周期物業服務。整合共享使用配套用房,推動養老、托幼、助餐等配套服務進家庭,同時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物業服務。
建立全生命周期產業推廣平臺。籌建住宅產業聯盟,推動全屋智能、智能家居、電梯、暖通等產品應用于試點項目,促進智能家居等產業與住宅產業的融合發展。
試點引領 彰顯項目個性特色
目前,蘇州市首批25個“兩智一全”試點項目中已有11個上市銷售,部分項目去化率顯著高于周邊同類產品,其余試點項目預計將于年內全部上市銷售。
其中,以人為本的特色化項目表現亮眼,如吳江區藍城丹楓云廬項目依托周邊醫療資源,在小區內設置康養公寓和護理院,打造全齡健康社區;蘇州工業園區紫金翡麗雅筑項目通過高標準公共設施和高品質物業服務,打造全齡友好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