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作為彭派“百里畫廊”的重要聯結點,彭州園既是城市“綠肺”,也是市民工作生活中重要的休憩場所。為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城市文化形象,今年年初,彭州市啟動彭州園一體化改造提升項目,目前改造提升工作已完成。據了解,本次改造提升涉及功能定位、業態場景、園林景觀等方面,與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片區有機融合,彭州園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更豐富的場景迎接市民游客。
匠心打造 美化環境
從東南門進入彭州園,蜿蜒的綠道和連片的草地取代了原有的大部分游樂設施,一眼望去,較之前更為開闊、明亮、整潔。除了對彭州園東南側進行重新規劃設計外,本次改造提升在保留牡丹長廊片區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礎上,打造牡丹苑入口花境景觀及牡丹花池邊帶、增加多處牡丹元素圖案,同時在片區中心區位打造牡丹花王景觀組團,讓彭州園成為牡丹重要展示點位之一,不斷提升市民游客在城區觀賞牡丹的便利性和游園舒適度。
位于東南門的長廊入口新建了景墻,景墻下打造了花境,紅色杜鵑、黃色月季等植物不僅有個體生長的自然美,還展現出植物自然組合的群體美。長廊用小青瓦修建成仿古屋頂,梁柱上雕刻了牡丹,栩栩如生。長廊主體結構由木紋柱和橫梁構成,穩固而典雅,交錯的木條設計既保證了透光性,又形成了獨特的視覺效果,增添了一份輕盈感。地面鋪設灰色的陶磚,耐臟的同時又易于打理,與整體的木質結構形成了對比,豐富了視覺層次感。
長廊兩側設有簡潔大方的“美人靠”椅和欄桿,為市民游客提供了舒適的休息場所。長廊景墻的漏窗如同一幅畫框,將窗外的綠意盎然和遠處建筑的輪廓巧妙地融入其中,增添了幾分詩意。樹木和綠植環繞著長廊,根據地形打造成花境并安裝了草坪燈?;ň吵浞挚紤]植物的高度、株型、花序和質感,營造高低錯落、層次分明、質感和諧的景觀。綠色的灌木、五彩斑斕的花朵、暖色的燈光展現了園藝之美。
“我每天都在公園跑步,能看見部分改造的地方,不僅綠植增加了,還打造了花境,非常漂亮,希望彭州園越變越好?!笔忻駨埮空f。
精雕細琢 煥新升級
牡丹苑是此次改造提升的重頭戲。牡丹苑長廊入口處是仿古建筑,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牡丹苑占地有十多畝,打造了13個花圃,花圃之間用銅板石條鋪成寬闊的游步道,道路與花圃之間以小青瓦、鵝卵石和青草自然過渡。
花圃以陶磚嵌邊,為襯托牡丹,花圃里用歐洲月季、杜鵑花、天竺葵、繡球花等植物以及景石打造了花境。牡丹苑種植了60余個品種的牡丹,除了本地牡丹外,還有從洛陽、菏澤引進的名貴品種,一共2000余株。牡丹苑里還修建了兩處景墻,在中山堂旁修建了月洞門,白墻青瓦、傳統的建筑風格與周圍的綠植相得益彰。相關負責人說:“牡丹苑是很多市民就近觀賞牡丹的一個地方,特別是這幾年,市民在城里看牡丹的需求越來越多,所以此次特別強化了這一方面的改造。”
改造中,彭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圍繞“百里畫廊”和公園城市建設,將彭州市悠久的歷史文化與龍興寺歷史文化特色街區、官渠農業生態文化長廊進行有機串聯,除了牡丹苑和長廊的提升外,還實施了長廊南側建筑外立面提升、地面鋪裝以及舊樓梯、后大門、導視標識等相關附屬設施工程。“我們在施工過程中不斷調整方案,力求達到最佳效果。新栽種了30余個品種的植物,鋪裝了約1000平方米的草坪,除了彭州園原有的牡丹,我們還栽種了花王、島錦、大宗紫等10株名貴牡丹,讓市民有更好的觀賞感受?!迸碇輬@負責人介紹說。
彭州園承載著幾代彭州人的記憶,其蛻變不僅是顏值的提升,更是城市品質與市民幸福感的雙重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