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服務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活品質和社區的綜合治理。
去年年底召開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實施物業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為此,山東、福建、寧夏等地啟動物業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破解物業服務難題,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熱點難點
各地在物業服務質量提升行動中,重點針對居民反映強烈的問題展開整治。
山東省濟南市出臺《全市物業服務質量提升年工作方案》,聚焦居民反映最集中的“停車管理、物業服務態度與質量、電梯管理、住宅設施設備維護、門禁管理、道路維修、樓內亂堆亂放、衛生保潔和綠化養護、防汛和清雪除冰”10類問題,將采取“一小區一策”,開展突出問題整治行動。
同時,通過“優化停車秩序管理、提升服務人員素質和形象、加強電梯維護保養、及時進行設施設備維修、加強人員出入管理、修復小區路面、清除樓道雜物、治理環境衛生和提升綠化養護、做好汛期排水和冬季清雪除冰”等措施,有效提升小區整體面貌和居住品質。
集中整治期間,濟南還將開展行政執法進小區行動,推動整合多個職能部門力量,對物業管理小區違規裝修、違章搭建、侵占公共部位、破壞公共綠地、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占用消防通道等突出問題開展集中整治。
為切實解決居民關心的物業管理問題,福建省泉州市發布推進社區物業服務管理提升工作三年行動方案,將建立問題銷號制度,圍繞保安、保潔、消防、電動車停放充電、電梯故障、車輛停放、下水道堵塞、路面破損、公共照明、綠地裸露“十件實事”,梳理形成問題清單,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實行問題銷號管理。同時,將對消防設施、燃氣管道進行全面摸排和修復更新,新增或改造可回收物智能柜或專用箱、電動自行車充電樁,補齊小區設施短板。
此外,泉州市積極暢通物業管理矛盾糾紛訴求解決渠道,在社區設置“法律之家”和“調解中心”,力爭2027年年底前,小區物業管理類矛盾投訴問題明顯下降。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開展2025年物業服務質量提升“123”專項行動,多措并舉治短板。構建安全守護“閉環管理+三方共治”體系,開展電梯、消防等專項整治,實施安全隱患“發現-整改-驗收”閉環管理,加大不規范行為曝光懲戒,推動形成安全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推行綠化供給“空間再造+積分兌換”模式,實施小區綠地升級改造,建立“社區自查-街道督查-市級抽查”監督體系,組建“綠色管家”志愿巡查,推動小區環境改善。
構建訴求響應“接訴即辦+智能督導”閉環,強化與智慧指揮中心聯動,建立三方聯席會議制度,運用智能算力分析投訴響應效率,形成“接訴即辦-未訴先辦-主動治理”的全鏈條服務閉環。
實施資源收運“分類指南+倒逼機制”改革。協助城管部門建立“物業收集-中轉站壓縮-終端處理”全鏈條監管機制,推行“撤桶并點+定時督導”模式,開展“以物換物”資源循環活動,搭建社區舊物共享平臺,形成“源頭分類-規范收運-循環利用”的可持續治理模式。
規范監督管理
為規范物業服務管理、提升物業服務質量,濟南市將建立業委會成員培訓機制,每年開展一次物業服務質量綜合評價,定期開展物業服務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并將評定結果與物業項目評優、招投標、業主大會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等結合使用;完善物業服務企業進駐退出銜接機制,區縣(功能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會同街鎮做好服務和指導;推廣“信義+酬金”物業管理模式,利用小區公共收益等資金建立業主共有資金,全部用于小區物業管理。
河北省邢臺市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若干措施(試行)》,提出將開通“2121234”物業服務投訴專線,市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定期將問題解決情況在網上公示公開。市區兩級物業管理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將定期開展調解工作,調解情況向主管部門報送。小區內還將設置物業管理公示牌,接受廣大業主監督。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發布《包頭市物業服務質量提升年暨整治群眾身邊腐敗物業領域專項整治工作行動方案》,提出強化監管責任,解決投訴處理不到位問題。建立“網格+物業”模式,實現網格治理、物業服務與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專門負責收集、回復、解決物業服務投訴問題,網格員、物業服務人員名單及聯系方式在小區公示欄和顯著位置向居民公布。
市、旗縣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建立物業服務受理專線并向社會公布,配備專門受理人員,解決居民訴求;督促各物業服務企業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在小區內顯著位置對物業服務內容、收費標準、公共收益、權利和義務及物業項目負責人基本情況、物業投訴電話進行公示,接受業主監督,實現接訴即辦、問題快辦。
拓展增值服務
從業主需求出發,各地鼓勵物業服務企業拓寬服務領域。
濟南市鼓勵有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探索開展“物業服務+”活動,聚焦“一老一小”發展社區食堂、家政等居家社區養老和嬰幼兒托育服務。
同時,引導物業服務企業與房屋維修、節能減排、智能科技等專業服務公司建立“物業服務聯盟”,搭建全市物業服務領域“便民生活服務平臺”和“陽光集采平臺”,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利用平臺為業主提供購物、維修、配送等服務。
泉州市提出,將探索社區“大物業”管理模式,根據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提供多樣化的物業服務方式,包括專業化物業服務、社區“領辦物業”、業主自治等;推動近鄰“1+X”功能場景進社區,挖掘社區“能人”,打造特色鄰里服務,如長者食堂、四點半學堂等,將養老、托育、醫療、文體等功能融入社區生活。
包頭市鼓勵物業服務企業拓展增值服務,根據業主需求,提供諸如社區養老、兒童托管、代收快遞、寵物照料等多元化的增值服務,為業主生活提供更多便利。